0
3
位於慶州大陵苑內的天馬塚,經推測為5世紀末至6世紀初修築的古墳,於1973年進行挖掘調查,是新羅時代特有的積石木槨墓。整個墳墓高12.7公尺、直徑50公尺,封土內有以溪石堆砌而成的積石層,而積石層內有長6.5公尺、寬4.2公尺、高2.1公尺,以樹木構成的墓室,其中央則放置了安置屍身的木棺。天馬塚是大陵苑內唯一公開內部的古墳,原本是為了挖掘一旁的皇南大塚而示範挖掘之處,因以當時的技術來看,要發掘皇南大塚這樣巨大的墳墓相當困難。沒想到天馬塚內出土了大量文物,包括金冠、金帽、鳥翅造型冠飾、金腰帶、金銅鞋等出土時仍佩戴在死者身上的遺物,共計有11,526件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要數金冠,呈現典型的新羅金冠形態,正面立有三條樹枝模樣的裝飾,背面有兩條如鹿角與樹枝模樣的裝飾,且上面懸掛了新芽與形似胎兒的曲玉裝飾,天馬塚金冠是迄今為止出土的金冠中最大、最華麗的一個。而在白樺樹皮上繪有天馬的馬韂(垂在馬鞍兩側,用以防止泥土濺到騎馬者衣物的馬具)天馬圖,是韓國古墳首次出土的貴重畫作,也是至今為一留存的新羅代表繪畫作品,極具價值,因此被指定為國寶。也因這個陪葬品,使這座古墳得名天馬塚。天馬塚出土的文物目前皆於國立慶州博物館中展出,有興趣可前往參觀。